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权威发布  > 正文

菏泽市自然资源政务一体化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实录

作者: 来源: 发表时间: 2024-06-28 19:59

62.jpg

今天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菏泽市自然资源政务一体化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邀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数字赋能”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敬请关注。

1412073243.jpg

新闻发布会开始

1291972797.jpg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紧围绕保护资源、保障发展、创新服务“两保一创”这一主线,聚焦数字强市建设,打造菏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政务一体化信息系统。今天,我们召开本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三级调研员、总工程师何启民先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程师田家亮先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程师葛琳先生,共同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省驻菏新闻机构、市各媒体和新闻网站的各位记者朋友。

dsfsdfsdf

主持人

首先,请何启民主任介绍我市“自然资源政务一体化”建设相关情况。

623202879.jpg

何启民

dsfsdfsdf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菏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向出席新闻发布会的记者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为提高自然资源政务服务水平,我局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互联网+政务服务”、数字政府建设重要决策部署,于2021年启动“数字赋能”行动,在政务数字化方面,目前已打造了集日常办公、业务审批、档案管理、掌上办公、互联网+政务服务、辅助决策为一体的自然资源政务一体化信息系统,2023年正式上线运行,现已初步做到了“数治”“协同”“慧策”“优政”。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自然资源政务一体化”有关情况。

一、凝心聚力,全力推动“数字赋能”攻坚行动

自然资源系统机构改革以来,以信息化为抓手全面履行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推进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成为一项重点工作内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抢抓“全力推进四个突破、加快实现两个提升”行动机遇,紧紧围绕保护资源、保障发展、创新服务“两保一创”工作目标,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提前谋划、深入调研、全面分析、科学设计,着力解决、改善、畅通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业务重组之后流程重塑、办公协同、应用整合、数据共享等方面面临的现实问题,以“数字赋能”带动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和管理服务方式转变,逐步实现“全业务上网、全流程在线、全过程留痕、全节点内控、全要素关联”,促进自然资源和规划全业务管理服务提质增效。

二、边建边用,政务一体化建设成效显著

加快推进政务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坚持“整合需求、整合资源、整合系统”;“技术集成、数据集成、场景集成”;“手段创新、业务创新、功能创新”,重点围绕“业务事项、业务流程、环节操作、业务规则、材料信息、成果输出”等六个方面,力争做到数据“应提尽提”、业务“应进必进”,逐步实现“进一张网、办所有事”,逐步扩大“网上办”“掌上办”事项范围,对内实现“无纸化办公”“业务协同”“指尖政务”,对外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审批不见面,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一是以政务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为契机,全面梳理项目用地涉及业务事项和流程,实现业务事项目录化、清单化,对2010年以来的批供地数据进行了综合治理,解决存量建设用地数据不全、家底不清等问题。二是以政务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为抓手,围绕“两个加快”“三个压减”,着力提升审批服务信息化水平和审批服务效率,力争各类业务事项“5天内出局、10天内出市”,以建设项目落地服务和公文办理为主线,在标准化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变串联为并联,提升跨科室协作效能,力争环节转换“零时差”,以信息化手段督促“等待审核”变成“主动服务”。三是秉持“急用先行、边建边用边完善”原则,将试运行贯穿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随时收集落实整改建议,确保系统易用好用,截至目前,系统内注册用户762人,已上线44个业务审批事项,共计办理业务1800多件,公文办理13800余件,督查督办事项1100余件,有效提升了局内行政审批效率、强化了行政事项的管控力度,初步实现了传统政务模式向数字化平稳转型。四是结合我局政务服务实际,以需求为导向,聚焦企业和群众经常办理的服务事项,面向不动产登记中心、行政审批局等部门建立电子审批成果共享查询系统,可以通过不动产单元代码查询某一项目在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办理的各个阶段的审批成果,实现信息一次填报、数据及时共享、审批成果多部门复用等成效,解决重复提交材料、多头跑动等问题。五是积极探索研发“不见面审批系统”,高质高效地从线上申报、线上受理、审批材料、审批结果线上查询等方面做到全流程“不见面申办”,实现群众业务“无差别、24小时受理”,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现正在推进将我局“不见面审批”集成到“爱山东”应用,进一步加强便民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三、深化应用,持续提升政务数字化水平

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永远在路上,在今后的工作中,菏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立足实际、深化应用,持续提升政务数字化水平。一是进一步夯实数据基础,做好数据整合、数据互通、数据实用三篇文章,开展“数源、数治、数用”行动,持续加大数据汇聚、提质、共享和开放力度,形成“一个平台支撑、一本目录管理、一套标准治理、一张清单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二是持续深化“一码关联”改革任务,按照“纵向数据贯通、横向关联拓展”的推广思路,探索新增建设项目全流程监管成果应用,深化“市县一体”数据的高效共享互通,形成对内“一码串联”、对外“一码协同”的数字治理新格局。三是群策群力求创新,我们要在全景化展示家底、动态化感知态势、精细化用途管制、智能化科学决策、便利化提升服务等方面谋求创新,高起点谋划、高品质建设,打造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自然资源数字化精品项目,全面提升自然资源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

dsfsdfsdf

主持人

感谢何主任的具体介绍。接下来,是记者提问环节,记者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现在开始提问。

dsfsdfsdf

闪电新闻记者

据了解自然资源政务信息化后取得不错的成效,请问市资规局在政务一体化建设中“一体化”具体有哪些工作?

2062670034.jpg

田家亮

我局政务一体化建设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一体化业务审批,围绕业务协同、一网通办目标,结合业务、职能和信息化建设需求,对我局所有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并结合流程再造成果进行了审批事项合并和申报材料精简,已上线44个业务事项,同步开展“一码关联”技术应用,目前正在持续优化完善,争取尽快实现业务全覆盖。二是一体化行政办公,集成公文处理、公文审查、并行办理、协同会办、政务督查、统计考核、会议管理、检索查询、归档管理等行政办公功能,覆盖全局工作人员,有效提升了行政效能。三是一体化监管决策。一屏纵览全局,以数字驾驶舱形式提供“一站式”辅助决策支持服务,将关注的总体情况、关键指标等进行图-文-表一体化动态监测、分析与展示,形成10项重点工作督查报表,强化资源监管决策能力。四是多端化移动办公,提供网页端、APP、自助终端等多种登录方式,并与山东通完成对接,工作人员可随时随地实现指尖政务。在互联网端基于网站和公众号开通政务服务,方便公众和企业申报、查询、下载,提高业务审批办事效率,提升群众办事体验满意度。


dsfsdfsdf

齐鲁晚报记者

建设项目的不见面审批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不见面审批的途径和具体适用事项能否简单介绍一下?

700497939.jpg

葛琳

建设项目不见面审批是指建设单位或个人无需再去行政服务大厅现场申报,可以通过互联网或手机在家就能进行网上审批事项申请、材料填写,实现群众业务“无差别、24小时受理”,实实在在让办事人感受到方便快捷。另外,审批人员全程在线办理,无需面对面交流,从而提高审批效率,减少时间成本。

首先建设单位要通过公众号(“菏泽自然资源政务HZ”)进行企业注册,注册完成后可通过两种途径进行建设项目的在线申报。一是通过“菏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官方网站中的“不见面审批”专栏进行建设项目的在线申报;二是通过公众号中的“网上申报”功能进行建设项目的在线申报。

目前已纳入不见面审批的有“供地-成交确认书”“经营性用地-成交确认书”“供地-出让合同”“经营性用地-出让合同”“方案审查-审定意见”“建设项目验线”和“土地核验与规划核实”七个事项。同时开通了电子审批成果共享查询系统,可以通过不动产单元代码查询某一项目在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办理的各个阶段的审批成果,实现信息一次填报、数据及时共享、审批成果多部门复用等成效。

dsfsdfsdf

鲁网记者

自然资源政务信息化的近期规划和发展都有哪些?

何启民

为进一步推进自然资源政务信息化,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宣传和培训:加大对不见面审批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和群众对不见面审批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同时加强培训,提高审批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2.完善系统平台:不断优化和完善网上平台的功能和性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易用性;同时加强与其他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

3.强化监管和评估: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和评估体系,对不见面审批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同时加强对审批人员的考核和奖惩机制。

dsfsdfsdf

主持人

今天的记者提问就进行到这里。感谢几位同志的发布和对记者提问的解答。请各媒体对今天发布会的内容进行充分准确的报道和全面深入的解读,正确引导舆论,为全面推动自然资源和规划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图片摄影:吴松林


责任编辑:
张坤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